日期: 2025-04-11 类型:行业应用
在全球电视市场波涛汹涌的浪潮中,2024年的数据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业内的热议:中国的TL、海信等电视企业合计市场占有率飙升至31.3%,首次超越韩国的28.4%。这是让人难以置信的逆转,这不仅是一场电视之战,更是产业链竞争与技术角力的权力更迭。曾几何时,韩国在液晶电视时代的霸主地位似乎无可动摇,然而,随市场格局的悄然改变,历史的车轮将重心转向了中国。
解剖中国电视业的成功,产业链的完善无疑是其核心战略。液晶面板被视为电视制造的“核武器”,拥有京东方和TCL华星的中国面板厂商,囊括了全球超过七成的产能。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像三星和LG这样的韩国巨头,必须依赖中国厂商供应核心部件,无意间揭示了电视制造的“心脏”正被中国所掌握。面板成本在液晶电视中占据了六成,这为中国公司可以提供了强有力的市场线年, 中国在面板市场的处境则显得十分狼狈。
在供应链的纵深布局下,中国电视产业愈发显示出强大的韧性与竞争力。同时,通过快速的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的洞察,中国电视企业正在以崭新的面貌切入高端市场。怎么样应对来自韩国的“高端防守”,成为了中国企业一定面对的挑战。三星凭借QLED、QOLED、miniLED与microLED等多项技术,力图巩固其高端市场的优势;而LG则孤注一掷地押宝在OLED电视上,然而,烧屏问题始终如阴影般笼罩着其发展。
在这个高端战场上,中国企业并非退缩。TCL的miniLED电视在出货量上已反超三星,迅速抢占了一席之地,并借助这一技术,开始布局更广泛的市场,甚至走向激光电视等全新领域。而与此同时,海信的激光电视则在侧翼悄然包抄,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不过,尽管中国厂商在市场占有率上已实现超越,销售额仍显示出韩国的强大余威,后者占据全球电视销售额的高达44.4%,而中国厂商仅为22.9%。这种销售额的悬殊背后,藏着溢价的秘密——无与伦比的品牌价值与技术优势让韩国企业在利润上保持了相对领先地位。
然而,未来的技术路线是不是真的注定由韩国主导?十年未解的OLED烧屏魔咒是否会让LG的技术布局变得岌岌可危?在这种技术交错与竞争的博弈中,中国选择追逐miniLED与microLED,依据的底层逻辑是规模与迭代速度。尽管三星在microLED技术上走在了前列,然而,生产与成本上的难题依然制约着它的发展步伐。有人甚至开始将miniLED与microLED视为一种技术的传承与革命,后者似乎更契合未来市场的潜力。
在这一场显示技术的进化与战争中,谁才能最终赢得胜利,将超越对手,重塑行业格局,我们拭目以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